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指征及处理


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指征及处理

文章插图
导读: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
新生儿溶血病的简介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
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 , 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
1.胎儿水肿 严重者表现为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溶血?。谔ザ谟写罅亢煜赴苹担级硭?nbsp;, 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 , 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胎盘也明显水肿,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可达1∶(3~4) , 严重者可发生死胎,胎儿水肿的原因与严重贫血所致的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和继发于组织缺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
2.黄疸 溶血病患儿黄疸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很快发展,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但也有少数患儿在病程恢复期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出现胆汁黏稠综合征,部分ABO溶血病黄疸较轻,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
3.贫血 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Rh溶血病较为明显,如血型抗体持续存在可导致溶血继续发生,患儿在生后3~5周发生明显贫血(Hb<80g/L),称晚期贫血,多见于未换血者和已接受换血的早产儿中 。
4.肝,脾肿大 严重病例因髓外造血,出现肝,脾肿大 。
5.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cerebritis) 新生儿溶血病可发生胆红素脑?。?足月儿胆红素超过18mg/dl,早产儿胆红素超过12~15mg/dl就要警惕发生胆红素脑?。?开始表现为神萎 , 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历时半天到1天,如病情进展,出现发热,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抽搐 , 角弓反张等,可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死亡 。
换血的指征
①新生儿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低于120g/L(12g%)伴水肿、肝脾肿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
②血清胆红素达342μmol/L(20mg/dl)或情况良好无嗜睡拒食症状的较大体重儿可达427.5μmol/L(25mg/dl)或以上换血 。
③凡有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④早产及前一胎病情严重者适当放宽指征 。
换血的步骤
【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指征及处理】换血前可先照耀静注白蛋白或血浆可换出更多胆红素 。停喂一次或抽出胃内容物以防呕吐 。必要时可肌注苯巴比妥钠口服水合氯醛使镇静 。换血应在手术室内进行,室温维持25℃左右换入的血液先置室内预温,有螺旋加温管使血液达37℃再进入体内更佳 。新生儿仰卧暴露腹部、手脚分别用夹板棉垫绷带固定于手术台上,皮肤消毒后覆以无菌巾静脉切开者要局麻 。术前须将换血涂过硅油的注射器、大字形五能或三能活塞塑料管装配就绪后,先在肝素等渗盐水内(200ml等渗盐水+0.1ml肝素)抽注润滑检查 , 接好出入血皮管放好废血盆 。术中停止输液以免干扰 。
换血后的处理
继续光疗重点护理,每4小时测心跳呼吸 , 注意黄疸程度及嗜睡拒食、烦躁、抽搐拥抱反射等情况,黄疸减轻即可解除 。使用维生素3天预防感染拆线后改一般护理 , 继续母乳喂养 。
血常规有核红细胞计数等每1~3天化验一次 , 胆红素每天一次,至黄疸退后停止出生二个月内出院后每2周复查一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7g/dl),应小量输知纠正贫血康复期中早给足量铁剂口服,或能使贫血时期缩短,程度减轻
一次换血后组织内血管外区的胆红素可回入血浆 , 加上致敏红细胞的溶血、以及换入红细胞的分解可使血清胆红素再次上升,此时可按指征考虑再次换血 。过去有重点换四次而救活者现在用光疗后需要换血或换二次者减少 。

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指征及处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