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


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

文章插图

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
1、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
长按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 。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
长按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 。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
长按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 。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
2、艾灸治胃胀痛的方法
令患者取舒适体位选准穴位后,术者一手拇食中如持笔写字状,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距离约1寸左右,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度角,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 。温和灸15~20分钟 。按先左后右,左内关→左足三里→中脘→右内关→右足三里→左内关的顺序,每日一次,15次一疗程 。
艾灸以上3大养生穴位,具有疏肝理气、温胃散寒、调补脾气、健中和肠之功效 。操作方法简便、易学,有胃痛的朋友不妨试试 。
3、胃胀痛是怎么回事
胃肠道气体排出与吸收障碍: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绝大部分的气体都会经肠壁血管吸收后,再经由肺部呼吸排出到体外 。但是由于某些疾病的影响,导致了肠壁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最终影响了胃肠道气体的排出与吸收,从而出现胃胀气疼痛的问题 。
大量吸入空气:对于胃胀气疼痛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大量吸入空气导致胃肠胀气疼痛,例如当进食的时候因为讲话,又或者是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会导致过多地吸入空气,导致胃胀气疼痛;另外也有可能会因为肠胃蠕动功能减弱,导致肠腔气体难以排出引起腹胀 。
食物发酵:有一定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回肠下端以及升结肠的部位会存在大量的细菌,当食物的残渣残留在这段肠子内,并且长时间停留在此,就可能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出现食物发酵,从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最终引起胃胀气疼痛的问题,建议注意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 。
治疗胃胀痛中药偏方
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 。
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 。代茶频饮 。
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 。
艾叶适量,揉碎,用酒炒热 。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炒) 。
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 。敷肚脐,胶布固定 。
大蒜头1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
【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野鸦椿果30g,用水煎服 。此方用于气滞胃痛 。
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
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
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
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拨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
胃胀痛饮食注意事项
不宜搭配的食物:食物搭配不良会带来消化问题,例如蛋白质与淀粉就不是好搭档,蔬菜与水果也是不佳的组合,牛奶不宜与三餐同时用,糖不要与蛋白质或淀粉合用 。
服用嗜酸菌:消化不良型胀气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因为缺乏这些良性菌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因素 。打开10粒胶囊服用,或使用一汤匙的粉末配方 。对乳晶过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制剂 。嗜酸菌也是颇安全的灌肠剂,开始你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不过大约1小时后即可乎息 。
多喝米汤: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 。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 。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 。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
应避免的食物:胀气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无法吸收某类碳水化合物,豆类容易引起胀气,甘蓝菜、绿花椰菜、洋葱、白花椰菜、全麦面粉、白萝卜、香蕉等也容易产生胀气 。

胃胀痛艾灸什么穴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