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溏的验方


治疗便溏的验方

文章插图

治疗便溏的验方
1、治疗便溏的验方
【治疗便溏的验方】1.1、组成:白术3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猪苓10克,麦芽10克,神曲10克,半夏10克,泽泻7克,赤茯苓7克,川芎7克,黄连7克,白螺蛳壳7克,砂仁5克,草豆蔻5克,黄芩5克,炒莱菔子5克,干生姜5克,陈皮3克,制香附3克,瓜蒌仁3克,槟榔3克,厚朴3克,木香3克,甘草3克,青皮5克 。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
加减:吞酸加吴茱萸5克;久病体虚加煅牡蛎5克 。
功效:消诸积,消痞满恶心、呕吐吞酸 。治痰积、食积、酒积、肉积、茶积 。亦治脾胃疼痛,屡有神效,以拔病根,不复发 。
1.2、党参15克,厚朴15克,丹参10克,生姜、木香、法半夏各12克,炒莱菔子18克,吴茱萸6克,炙甘草 3克 。

用法:上药冷水浸泡15分钟,文火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5剂便知功效 。
加减:便溏去莱菔子,加白术9克,茯苓12克;腹中发凉或因吃生冷而胀气者加荜茇3克,制附片9克;嗳气加焦山楂10克;口腻、苔白厚加藿香9克,佩兰9克,白豆蔻5克(后下) 。
功效:此方健脾降逆,理气消胀,除寒排气 。主治老年人胃肠胀气 。一般须服药5-15剂,善后巩固再服2剂 。本方治疗48例,治愈43例,5例治疗欠佳 。
1.3、柴胡15克,白芍30克,枳实10克,甘草6克,郁金15克,佛手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乌药20克,降香12克,竹茹15克,海螵蛸15克 。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疏肝和胃,降逆行气,消胀止呕 。主治恼怒气滞胃酸呕吐腹胀 。一般急症3-5剂,诸症消失,再服2剂以善后巩固 。
2、治疗便溏的食疗方
2.1、百合粥
百合、莲子、薏米各适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 。
2.2、栗子煲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同煮,加白糖或油盐调味食用 。
2.3、荔枝粥
去核干荔枝5~15枚,大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适量食用 。
2.4、荔枝淮山莲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淮山药、莲子各10克(捣碎),煮软,加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
2.5、白果苡米水
去壳白果仁8~12粒,苡米60克,加水适量煮烂,加冰糖或白糖调味服用 。
3、便溏如何调理
3.1、中医调理
本症多见于脾虚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 。
3.2、调整饮食习惯
-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饭后不要受凉,要多食面食、豆制品、瘦肉、鱼、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及时补充身体所丢失的营养成分,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
3.3、多食脱水食品
应多食干制蔬菜和易吸收水分的脱水食品,亦可在食物中佐以少量的偏涩性食物,如乌梅、橘子、石榴、萝卜、扁豆、牡蛎、淡菜等,均有涩肠止泻功能 。
便溏是什么原因
1、湿气过重
也有一些时候,便溏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所以生活在湿气比较重的南方的人,在遇到梅雨季节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便溏的症状 。其实湿气过重与脾胃虚弱也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体内湿气过重的时候,多数时候也是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出现障碍 。所以祛湿的同时也要调理脾胃 。
2、肝气郁结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会出现便溏的症状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便溏的症状,就是肝气郁结,又称“肝郁” 。肝郁的时候会出现心情抑郁、腹部疼痛并伴随便溏等的症状,肝气郁结多出现在秋季,所以春季养生要注意养肝,这样秋季肝气运行才会比较畅通 。
便溏不宜吃什么
1、大蒜:大蒜素就会刺激肠壁,造成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渗入肠腔内,从而加重腹泻 。因此,腹泻患者忌吃大蒜 。
2、鸡蛋:腹泻病人不宜用鸡蛋补充营养,否则有害无益 。因为鸡蛋含蛋白质很高,病人吃后难以消化和吸收,会导致病情加重,腹泻病人吃淀粉类或含糖食物为宜 。
3、牛奶:牛奶会刺激胃黏膜,正常人喝牛奶有时会腹泻,如腹泻病人再喝牛奶,无疑雪上加霜,不利病体康复,因此,腹泻病人忌喝牛奶 。
4、芝麻:又称胡麻 。含丰富的脂肪油,有润肠滑肠作用 。因此凡腹泻者应当忌食 。
5、核桃仁:含脂肪油为40%一50%,有润肠通便作用,因此无论何种腹泻,都不能吃 。
6、松子仁:性温,味甘,含有74%的脂肪油,有润肠通便作用,因此适合便秘者食用,但不适宜腹泻患者 。

治疗便溏的验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