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文章插图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1、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 。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 。
2、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
3、中秋节吃月饼有讲究
中秋佳节,家家都要吃月饼 。但是,吃月饼也是有讲究的 。
先吃咸后吃甜 。如有甜、咸两种月饼,应按先咸后甜的顺序来品尝,否则就吃不出味道来 。
品尝月饼伴茶水 。月饼吃多了易腻,若配饮一杯淡茶(以花茶为宜),边吃 边饮,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
月饼要适量 。月饼中含糖量和油脂较高,吃多了则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老人、儿童或肠胃功能较弱者,吃时更要注意,一定要适量 。
要吃新鲜月饼 。过节时人们往往一次买许多月饼,而月饼放置时间久易引起馅心变质,吃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因此,月饼最好随买随吃 。
中秋怎么吃月饼不上火
1、吃月饼前后多喝水
月饼比较干燥,所以吃月饼前后建议喝点水润润喉,月饼会更容易下咽,而且还可以避免吃完月饼后咽喉不适 。一般来说,吃一个200克的月饼最好能喝200毫升的水 。当然,喝水自然是喝热水,切莫喝凉水,不然容易拉肚子的 。
2、吃完月饼喝点凉茶
如果你怕上火的话,可以自己备些星群夏桑菊凉茶,比较有效地降火,让你吃起月饼来无后顾之忧 。
3、吃月饼要控制好量
想要吃月饼不上火,首要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食用量,成年人最多吃1个200克大小的月饼,幼儿、老年人及孕妇则不宜超过100克 。还有,月饼不宜天天吃,只适合偶尔作为点心食用 。
4、月饼最好配水果吃
为了避免吃月饼上火,月饼最好配水果吃 。水果水分足,多是寒凉性食物,有下火的作用 。而且水果含维生素较多,刚好可以弥补月饼缺乏维生素的弊端 。常见可搭配的降火水果有香蕉、梨、柚子等水果 。
月饼常见的馅料
1、莲蓉月饼:莲蓉月饼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月饼,以莲蓉和蛋黄为馅料,它皮薄油润松化、饼馅幼滑甘香,甜味深沁人心,可谓是中秋月饼的经典品种 。莲蓉就是莲子(打碎的) 。
2、鲜肉月饼:江浙沪一带的特色小吃 。顾名思义,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 。
3、栗蓉月饼:栗蓉月饼采用板栗作为馅料的主要原料,板栗富含淀粉和矿物质,但是脂肪含量却低于其他坚果,相对而言更加健康 。
4、豆沙月饼:豆沙月饼是将红豆蒸熟打烂后加入白糖再炒,就制成了豆沙月饼的馅料 。豆沙月饼口感同样出色,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咽下的时候也没有其他月饼粘喉的不适感觉 。
5、五仁月饼:所谓五仁,并非只有五种,而是由多种不同馅料制成,一般包括核桃仁、花生仁、松子仁、芝麻仁等,有圆满、和谐的寓意 。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