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后为何易患胆结石


胃切除术后为何易患胆结石

文章插图
导读:胆石症(gallstones)或(choleliths),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称为“胆石症” 。……
老李年轻时就患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次出现穿孔,手术修补两次后,只有做胃切除,乘下四分之一的胃 。溃疡好了不久,胃痛又来了,检查后才知道,是长胆结石了,一样的上腹痛,当成胃痛了 。做了三次手术的老李害怕切花了的肚子上再来一个大口子,就和结石病对抗了几十年,现在抗不住了 。为什么呢?因为一颗小结石掉胆管里了,非得再手术一次不可 。老李就是不明白,这病怎么尽往他身上来呢?
原来 , 胆结石本来就是容易得的常见?。?而胃大部切除后胆石病发病风险进一步增加,高出一般人的2-3倍 。那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 , 胆囊的功能是把肝脏生成的胆汁不断浓缩并贮存起来 。进食后,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可刺激一些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可使胆囊收缩,将浓缩胆汁排出至肠腔,帮助消化 。除这些激素外,胆囊的活动也受到两种神经的支配,即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刺激交感神经,会使胆囊松弛;而刺激迷走神经 , 可使胆囊的肌肉发生收缩 。胃切除手术中,不可避免地会切断支配胆囊的迷走神经分支减少了迷走神经的刺激,另外,胃切除术后 , 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对胆囊的刺激也减少,从而造成胆囊肌肉收缩乏力 , 不能有效地排空胆汁 。还会使肝脏胆汁酸的分泌量减少,使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降低,结果是胆汁容易淤积在胆囊中,胆固醇也容易沉淀,结石风险增加 。
那做过胃切除术后胆结石的治疗情况如何呢?胆总管结石因为易引起致命的胆管炎、胰腺炎,是一定得外科治疗的 。而胆囊结石病例,因为胆囊功能降低,一般也需要手术治疗 。
我们知道,胆结石的治疗现在都是应用微创治疗方法,做过胃切除手术后还能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回答是肯定的.对于胃术后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 , 可以开展的医院已有很多 , 我们很早就开始这种手术,而且已完成大量胃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对于像老李这样的胆管内结石的病例,与无胃切除病史者相比 , 不管传统开腹手术还是微创治疗 , 风险均增大,能开展微创治疗的医院不多 。与无胃切除史病例一样,还是有两种微创方法来对其进行治疗,即经口的十二指肠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即通常说的ERCP方法),还有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由于经胃到达十二指肠的通路发生改变,内镜下治疗的难度增加,但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病例,仍可顺利完成经口内镜下取石治疗,免除手术痛苦 。当然 , 术中若发现困难,就可选择腹腔镜下手术 。通过在腹壁上开的四个小孔 , 可切除胆囊、取出胆管结石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 , 尽管胃切除术后腹腔可能存在粘连,原有解剖结构发生移位等变化,但在影像学资料的引导下,多可以清楚地显露出胆总管上段,完成手术,需要中转开腹的病例很少见 。
【胃切除术后为何易患胆结石】老李根据医生的介绍,选择了先经口取出胆管结石,再经过腹腔镜取出胆囊的方法,把胆结石病给除掉了 。住院十天后,一个健康的老李又回到了家人和老伙伴们中间 。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胃切除术后为何易患胆结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