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真伪鉴别


天麻的真伪鉴别

文章插图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赤箭,长于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临床广泛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及肝阳上亢、风湿麻痹及中风后遗症等 。虽然天麻的产区分布较广,但由于它生长环境特殊,生长缓慢,故每年的产量有限 。由于近年来天麻的临床用量激增 , 市场供不应求,故市场上常有伪品存在,影响了天麻的临床效果 , 所以有必要为天麻的真伪做一鉴别 。【天麻的真伪鉴别】天麻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名赤箭,天麻之名始见于《开宝本草》 。苏恭谓:“赤箭是茎类 。茎是箭杆,赤色 。端有花 , 叶赤色 , 远看如箭如羽,……其根皮肉质 , 大类天门冬,惟无心脉尔 。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之,似芋,可生啖之 。”苏颂曰:“天麻今汴京东西,湖南淮南州郡皆有之 。春生苗,初出似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杆状,青赤色 , 故名赤箭芝 。茎中空,依半以上 , 贴茎微有尖子叶,梢头生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 , 二十枚……”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本经正有赤箭 , 后人称为天麻 。”可见历代本草记述的天麻原植物形态与现今所用的天麻形态吻合 。
现代研究表明 , 天麻为兰科多年寄生植物的干燥块茎 。形状为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外皮剥落或部分残留;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 , 有点状痕或膜质鳞叶,有纵皱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 , 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 , 味甘微辛 。其中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 。

天麻的真伪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