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

【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

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

文章插图

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
1、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 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以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图个吉利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
2、除夕留隔年饭的传说
老天津人管“隔年饭”又叫“接年饭”,特指大年三十那天蒸熟的米饭,从中盛出一碗来不吃,留着转天再吃 。因为过了三十就是大年初一,所以留下这碗饭跨年再吃以求新的一年里能天天吃饱饭,不断了口粮,讨个“年年有余粮”的彩头 。
早年间物资匮乏,能顿顿吃个饱饭就算是那一辈人最大的愿望 。虽然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不至于挨饿了,但棒子面、高粱米饭等粗粮成了那一代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白面、大米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粮食,大部分时间只能吃些难以下咽的粗粮 。即便如今倡导为了养生健康多吃粗粮,但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摇着脑袋说:“几十年前就吃够了 。”
3、除夕有哪些习俗
腊月三十日(小月是二十九日)晚上称“除夕”,意思是除去旧岁的晚上,也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这天下午,户户都要祭祖 。祭礼一般都是分盛碗碟内的饺饼馅与饺饼皮,也有再加碗头与米饭的 。祭祖地点,住户一般都在中堂祖宗牌位前举行,大户人家也有在家庙的;祠堂则由轮值到的人去张罗祭礼,由“头脑人”负责祭拜 。祭祖前,有祖宗遗像的,都先在正位悬挂祖宗遗像 。祭拜时,大家都毕恭毕敬,空气肃穆庄重 。
祭祖后,除少数祖上做过皇帝的几姓外,都将刻版印刷出来的天地纸马悬挂到香案前,以备第二天祭拜 。同时将保护神的青龙纸马贴到大门上 。
除夕夜的中堂、厨房、寝室都点起红烛,满屋一片红光 。小孩子用竹竿提着鞭炮,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庭院燃放 。放鞭炮除辟邪驱山臊外,还把节日渲染成一片热烈兴旺的红火气氛 。一般到十把点钟光景,后生人到门外放大炮仗,算是辞岁“关门炮” 。
除夕傍晚,合家团聚会餐吃饺饼筒 。饺饼筒皮是圆的,卷好后饺饼筒也是圆的,象征团结,因此这一餐又称“团圆饭” 。
除夕有哪些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 。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 。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请务必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
3、忌恶声谩骂,大声呵斥、小孩哭闹 。这样是对神灵不敬 。
4、忌讳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就念叨“碎碎(岁岁)平安”化解 。
5、家中破损的家居要处理,该扔的扔、该修理的修理 。千万不要到时候坐在摇晃的椅子上 。
6、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
7、禁忌开箱柜,以免财物丢失 。
8、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霉一整年!
10、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一定要处理掉,以免来年的日子越过越糊涂 。

除夕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 。除夕之夜讲究一见人团圆,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有时候能吃一夜 。但大部分家庭会在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全家人围桌谈话 。
关于守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 。一个为,迎接灶王奶奶 。相传玉皇的小女儿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大家 。从腊月23开始,“灶王奶奶”便开始收集年夜饭所需东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齐,为了为了人们能过个好年,连夜赶回人间,人们守岁就是为了迎接她 。
还有一个传说为“守岁熬年” 。这也是人们最常听说的一个传说,即为了一年来一次的年兽,每到除夕之夜,人们把“年”肆虐的这一夜,视做关口来熬,为消磨时光,一家人团聚交谈,有祈求平安度过这一夜的意思 。时间长了后,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就形成了 。
守岁还有驱走邪瘟病疫之说 。传说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灯光、火光,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为了驱走对人们不利的邪瘟病疫 。

除夕为什么要隔年饭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