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

中药煎服法

文章插图
药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口服剂型 , 其煎法和服法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 。;,
1.煎药法煎药法主要是指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和用药安全 。
(1)煎药用具:以沙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 , 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 。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煎煮 。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等质洁净新鲜的水 。
(3)煎煮火候:有文火及武火之分 。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谓武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称文火 。
(4)煎煮方法: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先将药物放人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一6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煎煮2-3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3次服用 。煎药火候的控制根据药物性能而定 。一般而言 ,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急煎;补益药需文火慢煎 。有些药物因质地不同 , 煎法特殊,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先煎:::介壳、矿石类药 , 如龟甲、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牡蛎、龙骨、磁石及生石膏等摩应打碎先煎,煮沸一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完全析出 。对乌头、附子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②后下: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豆蔻、草豆蔻等气味芳香,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挥发;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坏,故此两类药物均宜后下 。③包煎:对手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包,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可避免药液?混浊 , 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焦化 。④另:对于人参、羚羊角、鹿角等贵重药品,往往单独另煎2-3小时,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效成分 。⑤溶化:又称烊化 。如阿胶、龟胶、鹿角胶、鳖甲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为避免入煎粘锅,往往用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兑服 。

中药煎服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