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怎样煲祛湿汤


秋季怎样煲祛湿汤

文章插图

秋季怎样煲祛湿汤
1、秋季煲祛湿汤方法一
茯苓红豆莲子汤
材料:猪展肉150g、白茯苓30g、赤小豆30g、花豆30g、薏米20g、、莲子20g、陈皮3g 。
做法:赤小豆、花豆、薏米和莲子洗净,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 。猪展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大块,放入滚水锅中焯烫一下捞出 。将浸泡过的豆类、猪展肉和陈皮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个小时,煮至豆类完全软烂,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
【秋季怎样煲祛湿汤】2、秋季煲祛湿汤方法二
冬瓜薏米排骨汤
材料:冬瓜、猪排骨、薏米(用小点点就行,不要太多哦)、盐、姜、葱 。
做法:排骨洗净,入沸水中焯2分钟去血水,捞出冲凉水沥干;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钟 。冬瓜不要去皮,洗干净,连片一起切块;姜切成2片 。排骨放进煲汤锅,一次性注入足量水,大火烧开后,去浮沫、下料酒、姜片改小火煮 。2小时后,放冬瓜片、薏米再煮40分钟 。放盐调味,即可 。
3、秋季煲祛湿汤方法三
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
做法: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 。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 。
功效: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解毒脓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渴;鲮鱼是四大家鱼之首,其味道鲜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作用 。故此汤尤其适用于湿热内蕴症见长热毒痈疮、舌红苔黄腻之人服用 。

秋季祛湿日常注意事项
1、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
2、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
3、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 。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

秋季祛湿按摩方法
足三里
足三里是健胃消脾的第一大穴位,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 。小腿前面有块骨头叫做胫骨,摸到这块骨头后,我们用大拇指的指肚从下往上推,当感觉推不动的时候,拇指所在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 。刺激足三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艾灸,每晚睡觉前可以用艾条灸 。另外,靠近足三里的阴陵泉穴也可以辅助祛湿气 。空闲的时候我们可以按揉阴陵泉穴,一天最好要按摩十分钟以上 。这样就可以有效化解湿气,还可以健胃消脾 。
膝窝
在膝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就是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内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如果这里不通畅的话,湿气就无法排除,还可能导致关节炎 。我们平时可以拍打委中穴五到十分钟,直至淤斑痧点显现出来 。
腋窝
腋窝的极泉穴也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心脏的郁火和毒素,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湿气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去除 。

秋季怎样煲祛湿汤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