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狗肉的方法


冬至吃狗肉的方法

文章插图

冬至吃狗肉的方法
1、冬至吃狗肉的方法
1.1、焖狗肉
食材明细:狗肉3斤 姜 果皮 八角 巴戟
做法:
1.1.1、把狗肉切好块状备用,切记不要飞水过冷河,不然这样肉的香味都流失掉了 。
1.1.2、把切好的狗肉放进炒锅里炒干水份然后放姜片 。
1.1.3、炒爆干狗肉的水份,这样狗肉香味才会出来 。
1.1.4、下了酱油然后加点水下去焖到水份干了,肉软了就可以上盘子了 。
1.1.5、已经做好的狗肉铲上盘子里
1.2、狗肉汤
食材明细:狗肉适量 狗肉清汤适量 韭菜适量 苏子叶适量 苏子适量 蕨菜适量 大葱适量 洋葱适量
做法:
1.2.1、先将狗肉清洗干净,过水 。放入高压锅加大葱生姜大酱煮半个钟备用 。
1.2.2、接着制作酱料 。起火置锅倒入适量食用油,加粗细辣椒粉炒出香味,小火 。紧接着倒入剁碎的大葱末和搅碎的洋葱继续炒出香味,然后加适量煮过狗肉的清汤,牛肉粉,味精,生姜末,大酱,搅碎的苏子 。
1,2.3、将煮熟的狗肉切片,韭菜大葱蕨菜切成一小段,适量煮过狗肉的清汤和制作好的酱料,煮熟调味即可 。
2、冬至吃狗肉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在汉高祖刘邦时期盛行,民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 。
3、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在汉高祖刘邦时期盛行,民间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 。现在北方,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

冬至吃狗肉的好处
1、食用价值:狗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氨基酸和铁、锌、钙等矿物元素 。
2、药用价值:狗肉味咸、酸,性温,有温肾壮阳、助力气、补血脉的功效,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最好适用于秋冬季进补 。
3、狗肉性温和,具有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在冬季用生姜炖狗肉温服,可以祛寒止痛,缓解四肢关节疼痛,非常有效 。
4、狗肉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缓解心脑缺血性疾病,调整高血压的效果 。
5、狗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含量最多的球蛋白,可以增强人的机体抗病力,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特别适宜冬季食用 。
6、狗肉能滋补血气、暖胃祛寒 。寒冷的冬季,加辣椒红烧狗肉,食用后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的抗寒能力 。
7、狗肉还可用于各种虚弱症,四肢厥冷、精神不振、萎靡等患者常食用狗肉益处多多 。冬季是个食补的好季节,自然少不了狗肉的一席之地 。
冬至吃狗肉的禁忌
1、喝茶
吃狗肉同时,或吃完狗肉后都不宜喝茶 。因为狗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水中含较多的鞣酸,若刚吃完狗肉就马上喝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且容易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积滞肠内被动吸收,对健康不利的 。
2、醋
狗肉也不宜和醋同食,因为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而狗肉则是温补的,与狗肉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狗肉就白吃了 。
3、西瓜
狗肉味甘热,而西瓜则性寒,属生冷的食物,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而且会有碍脾胃,造成腹痛,腹胀等 。
4、绿豆
【冬至吃狗肉的方法】狗肉和绿豆一起食用可能会死人的,但这不是产生毒素而死人的 。而是因为狗肉与绿豆在一起,绿豆会使狗肉发胀到几倍的体积 。

冬至吃狗肉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