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胱氨酸尿症的确定


同型胱氨酸尿症的确定

文章插图
导读: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21qzz),本病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生化缺陷型 。……
【病理改变】
“合成酶型”的病变主要见于各种血管,在各器官,包括脑组织的的血管内膜有增厚和纤维化,可有血栓形成 。主动脉可有缩窄或扩张 。脑内有多发性梗塞灶 。本病常有晶体异位和骨骼畸形 。这些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多的同型胱氨酸激活凝血因子 , 抑制胶原的形成,引起结缔组织异常 。
【同型胱氨酸尿症的确定】【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见于胱硫醚合成酶缺乏型的病例 。患儿初生时正常,5~9个月间起病 。主要症状是骨骼异常、晶体脱位、血栓形成、智力发育落后、惊厥等 。
骨骼畸形有四肢和指趾细长(蜘蛛指趾) , 易误认为是马凡氏综合征 。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椎体背侧呈双凹形,以及脊柱侧弯等 。眼部症状多有晶体脱位,多发生于3~10岁间,常伴青光眼,视网膜剥离 。血栓形成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约50%的病例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血栓栓塞发作,颅内血管、冠状动脉、肾动脉、肺血管、皮肤血管等均可有血栓形成,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 , 可有智力低下,惊厥发作 。多发性脑血管意外可致偏瘫、假性球麻痹,也可有精神症状 。其他症状也可见到 , 如颧部潮红、皮肤大理石花纹、皮肤薄、毛发稀少易折,凝血酶原减少、肌病等 。
本病的“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症状较轻,可有骨骼畸形,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但很少见晶体异位和血栓形成 。本型还可合并甲在丙二酸尿症 。
本病的“还原酶缺乏型”以神经系统状为主,如惊厥、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状、肌病等 。没有骨畸形、晶体异位,无血管症状 。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检查 。①尿同型胱氨酸测定,可用筛查法,即硝普钠试验:尿液1ml加入5%氰化钠水溶液,放置5分钟 , 加入5%硝普钠水溶液一滴,出现红色或紫红色为阳性,表示尿中有过量的含硫氨基酸 。②确诊要靠酶活性测定 , 可用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酶的活性,也可用此法检出杂合子 。③产前诊断可测羊水细胞的酶活性 。
本病需与马凡氏综合征鉴别 。二者的共同点是晶体异位、蜘蛛指趾、心血管症状 。但遗传方式和病情发展不同 。本病为隐性遗传马凡氏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趾细长自初生即可见到;而同型胱氨酸尿症在初生为正常,数年后骨骼的生长不成比例 , 而四肢加长,此外还有血栓栓塞症状,骨质疏松 , 椎骨有双凹畸形等 。更重要的是马凡氏综合征没有本病那种生化代谢异常 。

同型胱氨酸尿症的确定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