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


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
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
1、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
黑龙江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这一天要放一挂鞭炮,吃灶糖和饺子 。
1.1、黑龙江小年要吃灶糖,就预先准备好灶糖作为祭祀的供品,以讨得小年的欢心,为自己说好话 。
1.2、黑龙江小年要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五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等 。
1.3、黑龙江小年贴春联,这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
1.4、黑龙江小年要沐?。窦溆小坝星磺?剃头过年”的说法 。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
1.5、黑龙江小年宜婚嫁,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


2、小年的别称和日期
2.1、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祭灶”,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 。
2.2、小年夜究竟是哪一天呀?这个问题,南方和北方存在差异,甚至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不同 。杭州地区一般把除夕的前一天作为小年 。这个问题小记先请教了一下“度娘”,发现各地网友们过小年的日子真的是五花八门,北方是腊月廿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廿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 。但是山东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过的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区把过小年和过元宵合在一块,特别热闹;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而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则又是除夕 。
3、小年吃什么食物
3.1、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
3.2、米饼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
3.3、粘糕 。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
3.4、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 。
3.5、火烧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
小年的习俗
1、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旧时,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供奉于灶王龛,放置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
2、扫尘:过了小年,距离春节就只剩下七天了 。各家各户都要在春节到来前,彻底打扫室内,做到窗明几净,俗称“扫尘”,寓意“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
3、剪窗花:旧时,剪贴窗花是所有准备工作中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如今,虽然不如旧时隆重,但各家各户都购买各式各样的福字,贴在门上、窗户上,为来年祈福纳祥 。
4、贴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
小年的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

黑龙江小年的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