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腊八节的习俗


常州腊八节的习俗

文章插图

常州腊八节的习俗
1、常州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 。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 。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
2、腊八节的来源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
传说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穆尼削发为僧以后,苦于修行,在饥饿困境中,有幸得到一位牧羊女的搭救,并用大米奶粥解救其饥困,才使其得以修道成佛 。此后佛门为了祭颂此事,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佛祖成道日)举行各式各样的浴佛活动,并施粥扬义 。
3、腊八节有什么讲究
3.1、习俗:祭祀、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等
3.2、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岁终之月称“腊月”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
3.3、在传统节日中,有“三元五腊”的说法 。清·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腊八》有:“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 。皆於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 。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 。”古时腊八节,皇宫中会熬粥分赏给文武百官,各地寺庙会向百姓施粥表达弘法利生的祈愿 。

腊八节的传统美食
1、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 。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 。
2、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3、翡翠碧玉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

腊八节与中医养生
1、早睡晚起
冬季可以适当睡“懒觉”,因为天气寒冷,以早晚为剧,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受寒 。《内经》提倡在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晚起是为了固阴精,晚起通常指太阳出来以后起床,睡觉时不要贪睡而蒙头睡 。
2、保暖防寒
白天身穿保暖服、头戴保暖帽,有助于驱除寒气,保持温暖 。另外,热水泡脚,也是冬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有风湿关节病等陈年旧疾的患者,用一些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中药液泡脚,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3、常饮热粥
【常州腊八节的习俗】“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常饮热粥,除了对于驱除寒气有直接作用外,还可在粥里添加一些健脾养血、益气固表的药物,以增强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也 。

常州腊八节的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