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药对老人的危害


催眠药对老人的危害

文章插图
导读:药瘾是当今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病,它同毒瘾、烟瘾、酒瘾同属一类社会病 , 是一种社会瘟疫,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 。药瘾甚至比酒瘾更危险 。据瑞典医学院统计,在2000名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药瘾者中,死亡率高达25% 。……
这些药瘾者大多数是服用安眠镇静药成瘾的 。他们大部分各有自己的一段痛苦的生活遭遇 , 如离婚、丧偶、疾病折磨、工作劳累或不顺、生活恶性刺激等 。他们采用服安眠镇静药的方法 , 来减轻忧伤和痛苦 , 缓和紧张情绪 。小剂量渐渐不起作用 , 于是就自作决定,加大剂量,如此恶性循环,终于陷入不依赖药物就难以生活的危境 。
前苏联的勃列日涅夫 , 就是服用安定成瘾,自作主张,下令让护士(医生不给)设法购买安定,逐渐加量 , 最后终因超量服用,一觉未醒,与世长辞了 。这种教训是我们应当牢记的 。
据报道 , 5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的人随着增龄而增加,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16%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 。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达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 。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眠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那么,催眠药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呢?
1.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连续使用催眠药(尤其是长效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天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 , 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 。这是由于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随着增龄而增高和催眠药在老年人体内消除缓慢,半衰期显著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所致 。
2.催眠药可引起老年人焦虑和早醒失眠焦虑和早醒失眠多发生在使用短效催眠药的老年人中 。一项由120名40-70岁的志愿者参加的对照试验显示,连续25天每晚服用甲基三唑氯安定0.5毫克 , 可引起焦虑、抑郁和恐慌,少数人出现幻觉 。究其原因可能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药物从中枢内的受体部位迅速消除;或该药在体内某种毒性代谢产物的作用 。
3.催眠药可引起睡眠期间呼吸障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发现安定类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老年人在睡眠期间呼吸障碍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氟胺安定30毫克者 , 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次数平均为9.95次,累积时间3.44分钟,而对照受试者分别为5.33次和1.75分钟,两者差异显著 。有人认为 , 长期使用催眠药者夜间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该药物引起的夜间呼吸暂停有关 。
4.催眠药可引起停药后反跳性失眠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如果突然停药,便可引起反跳性失眠,甚至比用药前的失眠更为严重,其发生的强度随药物半衰期的改变而改变 。临床观察显示,长期服用短效催眠药甲基唑氯安定的老人,一般在停药当天就会出现反跳性失眠;而服用长效催眠药硝基安定者 , 一般在停药3天后才出现严重失眠 。后者可能是由于长效药消除缓慢,骤然停药后其有效催眠浓度仍可维持长时间的缘故 。
此外,停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耳鸣、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 震颤及不自主运动等症状 。值得重视的是长期使用催眠药的老人,在发生中风或意外伤害时 , 常会无意识地停药而出现一系列反应,使症状更加复杂,如果主管医师对此缺乏了解,就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 。预防措施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服用药物 。要认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药物既可治病 , 又可致?。患榷匀颂逵欣? ,又对人体有害 。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无毒的药物 。
因此 , 对用药要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于催眠药也是如此 。
如果必须使用时,一定要控制在短期内 , 应避免长期连续用药 。
其次,医生开药既要想到药物治疗作用,又要想到药物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 。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医生越多 , 药原性疾病的发生率就越低 。现代医学伟大的先驱者之一的奥斯勒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医生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公众不随便服用药物 。”他认为宁可袖手旁观 , 也不采取任何没有得到科学验证的治疗措施 。许多疾病并不总是导致死亡,而是某些药物产生副反应所致,所以要教育医生尽量不开不必要的药物 。
【催眠药对老人的危害】第三 , 已有催眠药药瘾的老人,应当下定决心,与戒毒、戒烟、戒酒一样,尽量逐渐减量,以至做到不依赖药物 , 免除药物的毒害 。

催眠药对老人的危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