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文章插图
……
概述
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白血病现象 。其分型较多,包括粒细胞型、红白血病型、浆细胞型以及混合细胞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型最多见 。本病最多见于某些细菌和病毒的严重感染,亦常出现于恶性肿瘤广泛播散 , 急性溶血及某些药物反应 。本病以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 , 男女发病率无差别 。其治疗和预后取决于引起该反应的基本疾病 , 如果这些基本病是可以治愈的,则类白血病反应也会消失 。
临床表现
由于类白血病反应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无本身特定的临床表现 。其症状、体征因原发病不同而异 。
诊断依据
一、有明确的病因 。如较为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史等 。
二、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测定值基本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2.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50×10的9次方/L以上 , 或外周血出现原粒和幼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往往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骨髓象除了有增生和左移现象外 , 没有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畸形(如细胞核与细胞浆的发育不平衡、细胞核畸形、核仁多或特别大等) , 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 。3.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并可有幼稚型淋巴细胞出现 。4.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10的9次方/L以上,单核细胞>30% 。5.嗜酸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 , 无幼稚细胞;骨髓象原始细胞不多,也无Ph染色体以及嗜酸粒细胞形态异常等 。6.红白血病型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骨髓象中除粒细胞系增生外,尚有红细胞系增生 。7.白细胞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不高 , 但外周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 。
三、其原发病去除后,血象变化可恢复正常 。
四、骨髓细胞分类正常或基本正常 , 与周围血象表现不同步,无白血病细胞瘤样形态 。
治疗原则
1.对原发病治疗 。2.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
用药原则
因原发病不同每个病人具体用药不尽相同 。根据原发病因,选择相应药物治疗 。
辅助检查
做“A”检查可确定是否为类白血病反应,要明确其原发病可进一步做“B”检查 。
疗效评价
1.治愈:血象恢复正常 。
2.好转:血象部分改善 。
3.无效:血象无改变或恶化 。

类白血病反应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