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感应灯原理


红外感应灯原理

文章插图
【红外感应灯原理】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的主要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6到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英语为infrared,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频率低于可见光线,波长为1000~0.75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3-2.5)~(1-0.75)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40-25)~(3-2.5)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1500~(25-40)μm之间 。

红外感应灯原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