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什么的时节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什么的时节】导语:有句老话叫做“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节气的时间正好接近过年,因此大寒时节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代表着一年的结束 。节气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 , 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每一个节气的 。那么,大寒节气是怎么来的?大寒节气有什么风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是我国的传统节气,其由来可追溯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寒,十二月中 。解见前 。”在描述小寒时,则是“小寒,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故云,月半则大矣 。”由此可见,大寒和小寒是相对的,十二月初寒气较弱,称为小寒,十二月中寒气较强 , 称为大寒 。大寒的风俗习惯有除旧迎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 喝腊八粥,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等 。大寒时节还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
尾牙祭的介绍
尾牙,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 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 。每月的初二、十六,是福建商人祭拜地基主和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而拜祭后的菜肴开大餐即称为打牙祭 。
尾牙祭
每到年尾,各商家行号会在尾牙期间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 。尾牙发展到今天 , 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尾牙聚餐 , 或者企业年会 。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食大餐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
尾牙节这一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 。但是它却的的确确是土生土长的南方沿海地区民间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与中国人的土地神崇拜有关 。
土地公 , 又称福德正神、社神等 。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人们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奉祀土地公,奉祀土地公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土地神信仰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 。土地神的称号众多,但探索其来历,实际与我国古代社会所祭“天、地、社、稷”中的社、稷之神有关 。
大寒习俗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 , 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汉代是我国南北风俗融合时期 , 土地神信仰最迟在汉时期就已传入北方地区,在古时候北方百姓也有奉祀土地公的习俗 。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时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保留下来 。

大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什么的时节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