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导语:大家都知道 , 雨水节气虽然不是很寒冷,但是潮湿的空气是比较明显的特点 。那么,2023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2023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2023年雨水是2月19日,星期日 , 正月廿九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
【2023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雨水花信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花开准时为三候报信 。菜花也就是油菜花 , 在中国种植非常广泛 , 每年从1月到8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油菜花从南到北次第盛开,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壮丽景象 。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一、起居生活
雨水时节尚属早春,此时大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湿度增加 。雨水时气温虽然不像寒冬腊月时那么低,但由于大气转暖,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降低,故人们不应急于脱去冬衣,要注意防寒保暖 。尤其是素有关节痛的人 , 更应重视肩、腰、腿等部位关节的保暖,以免寒湿之邪外侵而引发疾病 。
二、饮食调养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雨水节气宜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以养脾 。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 , 太过则克己之所胜,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而应注意补脾 。甘味食物能补脾,而酸味入肝 , 其性收敛 , 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 。故雨水饮食宜省酸增甘,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小米、糯米、核桃仁、虹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 。同时宜少食生冷油腻之物 , 以顾护脾胃阳气 。
三、经络疏通
中医认为,雨水节气与人体的手少阳三焦经相对应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23点)旺 。亥时百脉通 , 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亥时是十二时辰中最后一个时辰,被称为“人定” , 意思是说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 , 此时是安歇睡眠的时间 。人如果在亥时睡觉,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体养 , 对健康十分有益 。
四、运动养生
雨水节气可适当练导引功以锻炼身体 。具体做法是:
①每天晚上,盘坐 , 两手相叠按右大腿上 。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 , 左右各做15次 。
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 , 漱津(即舌溉上愕,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 , 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 。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 , 如此36息而止 。
五、调整情绪
雨水节气大气变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 , 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尤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
中医认为 , 忧思伤脾 。也就是说 , 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 。比如,我们若在吃饭前与人发生争执或发生其他不愉快的事 , 就会有“气饱了”的感觉,这时若强制进食,很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为低落的情绪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 , 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 , 还可使消化系统肌肉活动失调,造成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状 。
因此,雨水节气情志养生至关重要 。我们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 。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 , 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肝喜顺畅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脾胃才得以安宁 。

2023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