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中秋节风俗 少数民族都是怎么过中秋的

内蒙古的中秋节风俗是什么?少数民族都是怎么过中秋的?中秋节在华人心中是很重要的节日,因为其寓意就是合家团圆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中秋节,可以看出中秋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那么在内蒙古人们会怎么欢度中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的中秋节风俗
燃灯
燃灯是内蒙古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过节庆祝方式 。每到中秋之夜,家家门前必会点起一盏竹扎灯笼 。而孩子们则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到处串门,相互比较谁的灯笼更加漂亮 。
吃月饼
相信不会有哪个地方过中秋节不吃月饼,但内蒙古的月饼却有些与众不同 。过去在制作月饼时 , 都会在月饼中抽取一块,放入一颗小肉丸 , 混在月饼堆中 , 谁能够吃到这块月饼,则成为这一年中为大家带来幸福的人,而这个人就被称为福星 。
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小伙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 。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 。执着的蒙古骑手 , 不到月亮西下 , 追月不止 。
玩月
赏月在内蒙古则叫玩月,方式基本相同,在家门前铺上一张席子,上面摆着果脯月饼,家人围着果脯月饼盘膝而坐,在月下谈天说地,为远在他乡的兄弟姐妹们祝福祈祷 。
少数民族都是怎么过中秋的
供月、拜月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大多也有供月、拜月的传统,供品或仪式有差异 。鄂温克族人们在中秋节晚上聚集于篝火旁,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
鄂伦春族将画有月亮的神像挂在对着月亮的地方 , 将剥了皮的不带爪的野兽放在供台下向神像磕头并祈求神保佑人马平安、打围顺利,孩子不生病等 。
点燃望月架
朝鲜族人则是在中秋之夜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爬上望月架 , 以先看到月亮为好运,最后点燃望月架,人们围着火堆吹起筒箫、唢呐,敲起长鼓、铜锣,欢歌曼舞到深夜 。
跳月
【内蒙古的中秋节风俗 少数民族都是怎么过中秋的】云南彝族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跳月 。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

内蒙古的中秋节风俗 少数民族都是怎么过中秋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