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4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文章插图
5 基因治疗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纤维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因此, 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更有效的治疗靶点, 是当今胶质瘤治疗的研究重点 。所谓细胞静止疗法( cy-tostatic therapy) 如抗血管生成以及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 分子靶向治疗, 是可望达到与肿瘤和平共处的 。与传统的细胞毒化疗不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的分子靶点, 特异的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损害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细胞毒化疗治疗胶质瘤的临床研究已在欧美展开 。以HIF- 1α( 缺氧诱导因子- 1α) 为靶点的胶质瘤研究表明, HIF- 1α作为肿瘤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反应中重要的转录因子与胶质瘤生长和增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HIF- 1α在肿瘤中的高表达是其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很有潜力的发展目标, 破坏HIF- 1α基因结构或抑制其蛋白的表达活性, 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代谢, 使肿瘤细胞不能适应缺氧环境而死亡 。RNA 干扰(RNAi) 治疗胶质瘤的研究显示: RNAi 所针对的靶点主要集中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影响肿瘤细胞血管生成; 降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提高机体的免疫机制 。
神经干细胞及脑肿瘤干细胞的发现, 对传统的胶质瘤起源学说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发现脑胶质瘤中只有极少数的一类特殊细胞具备无限增殖, 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 类似于脑组织中的干细胞,这种细胞可能是决定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播散、复发和对各种治疗敏感性的关键细胞[21] 。基因疗法是治疗胶质瘤最有希望的疗法之一, 但递送问题一直妨碍着新基因治疗策略的发展 。干细胞因具有增殖及向胶质瘤迁移的性质, 尤其适合作为基因治疗的递送载体细胞, 干细胞的“病灶定向迁移- 增殖”特性组合, 展现出干细胞在替代治疗之外的又一应用前景 。
6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在理论上也具可行性, 通过调整、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 达到真正的治愈 。人们进行了诸多的尝试, 包括过继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 但多数并不成功 。向胶质瘤患者输注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1ymphokine - activated killer,LAK) 并未证明有临床效果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 及自然杀伤细胞( natural killer, NK) 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尚不肯定 。对胶质瘤逃避宿主免疫监控理论的不断认识以及胶质瘤肿瘤疫苗的研究很有吸引力, 特别是基于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 DC) 的各种肿瘤疫苗如胶质瘤—DC 融合疫苗等很有前景 。
【4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由此可见, 要攻克胶质瘤这一难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单一学科孤军奋战是不够的, 参与神经肿瘤诊治的各学科要密切合作, 协调作战 。在临床具体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设备, 遵循规范化治疗原则, 并根据具体患者的异质性特点特别是肿瘤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信不断深入探讨, 彻底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从分子水平着手才有可能根治胶质瘤 。

4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