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推拿手法


小孩推拿手法

文章插图

小孩推拿手法
1、小孩推拿手法之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 。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 。“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 。“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 。“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 。“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 。“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
2、小孩推拿手法之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 。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 。“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
3、小孩推拿手法之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 。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 。“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揉 。
4、小孩推拿手法之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 。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
5、小孩推拿手法之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 。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 。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 。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的儿童,新生儿也可做推拿 。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场所;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儿童接受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
3、做小儿推拿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 。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 。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 。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 。小儿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
小儿推拿功效
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 。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 。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小孩推拿手法】如果小儿有病,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腹痛、便秘、厌食、哮喘、滞颐(流口水)、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肌性斜颈等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小孩推拿手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