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艾灸养生


霜降艾灸养生

文章插图

霜降艾灸养生
1、霜降艾灸有什么好处
1.1、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
1.2、行气通络
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
1.3、拔毒泄热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 。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
1.4、温阳补虚
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可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的病症,如治疗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症 。
1.5、美容养颜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 。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
2、霜降艾灸能治哪些病
2.1、咳嗽
现在流行冬病夏治,多用三伏天灸 。艾灸简单易行,疗效却优于天灸 。艾灸止咳选穴不宜多,膻中、肺俞、大椎、足三里四穴足矣 。
2.2、痛经
艾灸气海、关元、大肠俞和足三里,疗效确切 。产后宫缩痛可以如法炮制,也多有良效 。
2.3、鸡眼
直接对准鸡眼施灸,温度比普通的灸法要高一些,通常3~5次即会脱屑 。
2.4、小儿遗尿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 。主要选关元、肾俞、百会和至阴穴,多有良效 。
顺便说一句,艾灸结束以后,剩下的艾灰也有不少用处,可以止痒、除味、燥湿,还可以给花草做肥料 。
2.5、小儿营养不良
当下小儿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者并非因缺衣少食,而是脾胃虚弱、吸收功能差所致,艾灸健脾和胃效果极好,通常艾灸下腹部丹田处、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以及足三里穴即可 。
3、霜降艾灸哪些穴位好
3.1、梁丘
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位于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具有通经利节、和胃止痛的功效 。主治急性胃痛、乳痈、尿血、膝肿痛、下肢不遂等病症,与中脘、足三里合用可治胃痛 。
3.2、内关
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腧穴,也是络穴、八脉交会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
3.3、中脘
属任脉,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胃经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的腑会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功效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泄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
3.4、足三里
【霜降艾灸养生】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而胃经与脾经相表里,这个穴位在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按摩此处可以健脾养胃,扶助正气,对于春节肝气过盛,损伤脾胃所引起的胃胀胃痛,腹胀腹泻可起到缓解的作用 。
霜降艾灸要注意什么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
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
霜降艾灸有什么禁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

霜降艾灸养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