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的药用价值_干地黄的副作用


干地黄的药用价值_干地黄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干地黄的药用价值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 。根茎肥厚、肉质 。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 。茎直立,单一或由基部分生数枝 。根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多皱;茎生叶较根生叶为小 。
干地黄的功效与作用:滋阴,养血 。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
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

干地黄的副作用
【干地黄的药用价值_干地黄的副作用】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
《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
《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 。恶贝母 。畏芜荑 。”
《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
《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
干地黄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干地黄的医学记载
《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生者尤良 。”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
《药性论》:“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 。”
《日华子本草》:“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 。”
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蹙,嗜卧,足下热而痛 。”
《本草从新》:“治血虚发热,常觉饥馁,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 。”
干地黄的医学附方
1、治消渴:黄芪、茯神、栝楼根、甘草、麦门冬各三两,干地黄五两 。上六味,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进一剂,服十剂 。(《千金方》)

2、治阳明温病,无土焦证,数日不大便,其人阴素虚,不可用承气者:元参一两,麦冬八钱(连心),细生地八钱 。水八杯,煎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温病条辨》增液汤)
3、治虚劳吐血不止:生干地黄一两,黄芩一两,白芍药一两,阿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一两,伏龙肝二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地黄散)
4、治鼻衄及膈上盛热:干地黄、龙脑薄荷(即水苏)等分 。为末,冷水调下 。(《孙兆方》)
5、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少腹满痛:生干地黄(焙)、当归(焙,切)、芎藭(去芦头)各二两,阿胶(炙令燥)、艾叶各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晚后再服 。(《圣济总录》地黄汤)

干地黄的药用价值_干地黄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