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灸哪里


自汗灸哪里

文章插图

自汗灸哪里
1、自汗灸哪里
【自汗灸哪里】自汗的施灸穴位 。主穴:大椎、肺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 。温和灸每次共灸30分钟左右,每天1次,10次1疗程,症状消失后再施灸5次以巩固疗效;施灸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肱三头肌的外缘处取穴 。其功效是清热解表,截虐止痫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其功效是温肺润燥,补劳清热,止咳平喘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其功效是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其功效是外散肾脏之热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
2、导致自汗的原因
病后体虚,禀赋不足,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情志不调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血不养心,心不敛营,则汗液外泄 。嗜食辛辣 。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以致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
3、自汗和盗汗的区别
自汗与盗汗都属于中医疾病的范畴 。其区分差距很大 。自汗是指在醒时非正常情况下出汗,正常情况指天气炎热、穿衣过厚、运动劳累等人体正常排泄汗液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盗汗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 。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
自汗的辩证施治
1、肺卫不固 。症状为汗出恶风,稍劳后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无华,苔薄白,脉细弱 。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
2、心血不足 。症状为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用归脾汤 。
3、阴虚火旺 。症状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当归六黄汤 。
4、邪热郁蒸 。症状为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用龙胆泻肝汤 。

自汗的饮食调理方法
1、黄芪炖乌鸡 。黄芪50g,乌鸡半只 。乌鸡切块加清水,加入黄芪,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补脾益气、养阴益血,能补益肺气而固表止汗 。
2、浮小麦饮 。浮小麦20g,麦冬8g,红枣10g,共煎汤饮用 。养心敛汗,固表实卫 。能益卫养阴而止汗 。
3、黄芪止汗汤 。生黄芪15g,浮小麦40g,炒白术10g,防风10g,洗净后布袋装好,粳米50g洗净,加水同煮,熟后去渣取液,每日2次,每次100ml温服 。能健脾益肺,固表止汗 。
4、百合、太子参、北沙参各25克,饴糖50克,水煎前三药,调入饴糖服 。治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 。
5、乌梅10枚,糯稻根1把,浮小麦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用于盗汗症 。

自汗灸哪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