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


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

文章插图

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
1、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 。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 。”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 。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
2、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腊八节俗称“腊八”,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古代人们在这一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另外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是一个盛大的佛教节日 。
3、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
这个是一个和佛教有关的故事,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在他饿得骨瘦如柴,没有力气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牧女,并送他乳糜食用,他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修行,最后在十二月八日成道 。而按当时的夏历计算也就是腊月八日,也称作腊八 。
泡制腊八蒜的方法
1、原料:紫皮蒜250克,白糖一小勺(约3g)、米醋300ml 。
步骤:把大蒜剥去老皮后再掰成蒜瓣,然后把双手洗净擦干,把每颗蒜瓣都剥成光溜溜的 。把剥好的蒜瓣放在玻璃瓶里,加入白糖和米醋,米醋的用量和蒜瓣齐平就可以了 。把玻璃瓶密封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七天后大约会有一半左右的蒜瓣开始变绿,泡足两周后所有的蒜瓣都会变绿 。
2、材料:大蒜头1000克,醋500克,白糖400克 。
步骤:选用一干净盛具,作为泡腊八蒜的容器;选好大蒜,去皮洗净,晾干,先泡入醋内,再加入白糖,拌匀,置于10 度-15度的条件下,泡制10天即成 。
3、蒜去皮洗净后控干水份,取玻璃容器装3/4蒜进去,加米醋至瓶口 。然后盖紧盖放在阴凉且能见到阳光的地方,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好了 。
腊八节的美食
1、腊八粥
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
2、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
【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3、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腊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的豆腐,生活简朴的黟县人外出经商,作为菜肴可以吃上很长的时间 。腊八豆腐是用小黄豆做成豆腐,中间挖洞放入食盐,在温和太阳下烤晒而成,使盐分慢慢吸收 。成品的腊八豆腐圆柱形中间一凹,不易变质随吃随取 。腊八豆腐可以单吃,也可以和肉类同炒同炖,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

腊八节为什么要做腊八蒜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