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艾灸灸哪里


胃痛艾灸灸哪里

文章插图

胃痛艾灸灸哪里
1、胃痛艾灸灸哪里
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下缘对着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胃痛,呕吐,胸胁胀痛等症 。
胃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往下数1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 。艾灸功效:和胃调中,祛湿消积,主治脾胃虚弱,脘腹胀痛,翻胃吐食,饮食不下,肠鸣腹痛等症 。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神阙(肚脐)与左右两侧肋骨在胸前交汇点连线的中点处 。艾灸功效:理气和胃,化湿降逆 。主治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症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左右各一个 。艾灸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艾灸该穴可以使肠胃蠕动有利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
2、胃痛的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
3、胃痛诊断依据
【胃痛艾灸灸哪里】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
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
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
胃痛的危害
第一,破坏了患者的胃粘膜 。胃痛患者的胃粘膜受到很大的刺激,进而影响了患者的饮食和生活 。胃痛使得患者的胃部出现不良的刺激,很同意诱发胃部出血和水肿,进而导致胃部出血 。
第二,可以诱发其他的胃肠疾病 。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它的病发预示着人体的胃肠出现了一些异样 。如果患者不及时的治疗会引发更加严重的胃肠疾病,甚至产生一些癌症 。
第三,打破了人体神经细胞的正常 。人体的神经细胞会在疼痛的刺激下发生一些病变反应 。所以患者要加强治疗和预防 。
胃痛的食疗方
1、老姜红糖膏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 。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沸,将红糖溶入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次,4日服完 。
功效:温中散寒 。
2、干姜炙附子酒
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 。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
功效:温中散寒 。
3、粳米红糖粥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 。将干姜切成片,与高良姜、花椒洗净,共放入纱布袋内盛装,扎口 。把淘洗净的粳米和布袋加清水同煮,30分钟后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 。每日早、晚各服1次 。
功效:温中止痛 。
4、佛手柑粳米粥
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将佛手柑洗净,煎煮,去渣留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 。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理气止疼 。
5、红参炖牛腱
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150克、姜片适量 。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
功效:缓解胃痛,健脾和胃 。

胃痛艾灸灸哪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