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慢性心包炎“控制”你


勿让慢性心包炎“控制”你

文章插图
【勿让慢性心包炎“控制”你】导读:急性心包炎以后,可在心包上留下疤痕粘连和钙质沉着 。……
急性心包炎以后,可在心包上留下疤痕粘连和钙质沉着 。多数患者只有轻微的疤痕形成和疏松的或局部的粘连,心包无明显的增厚,不影响心脏的功能,称为慢性粘连性心包炎(chronic adhesive pericarditis),在临床上无重要性 。部分患者心包渗液长期存在 , 形成慢性渗出性心包炎(chronic effusive pericarditis),可能为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的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由于形成坚厚的疤痕组织 , 心包失去伸缩性,明显地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称为缩窄性心包炎,它包括典型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和在心包渗液的同时已发生心包缩窄的亚急性渗液性缩窄性心包炎(subacute effusive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 后者在临床上既有心包堵塞又有心包缩窄的表现,并最终演变为典型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本节主要讨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一系列临床问题 。
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的起病常隐袭 。心包缩窄的表现出现于急性心包炎后数月至数十年,一般为2~4年 。在缩窄发展的早期 , 体征常比症状显著,即使在后期,已有明显的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亦可能仅有轻微的症状 。
(一)症状
劳累后呼吸困难常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症状 , 是由于心排血量相对固定 , 在活动时不能相应增加所致 。后期可因大量的胸腔积液、腹水将膈抬高和肺部充血 , 以致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 。大量腹水和肿大的肝脏压迫腹内脏器,产生腹部膨胀感 。此外可有乏力、胃纳减退、眩晕、衰弱、心悸、咳嗽、上腹疼痛、浮肿等 。
(二)体征
1.心脏本身的表现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增大 。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音轻而远,这些表现与心脏活动受限制和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可增强 。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听到一个在第二心音后0.1秒左右的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 , 性质与急性心包炎有心脏压塞时相似 。心率常较快 。心律一般是窦性,可出现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异位心律 。
2.心脏受压的表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等 。这些与心脏舒张受阻,使心排血量减少 , 导致肾脏对水和钠的潴留,从而使血容量增加,以及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压升高有关 。缩窄性心包炎的腹水较皮下水肿出现得早,且多属大量,与一般心力衰竭不同,其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静脉压缓慢而进行性地持续升高 , 使皮下小动脉痉挛而内脏小动脉不痉挛;②心包粘连部位以心包下房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附近处最为显著,因此肝静脉淤血严重 , 腹部淋巴回流明显受阻,使水肿液易于在腹腔内潴留;③肾血流量降低少,水和钠潴留轻,故皮下水肿出现较迟和较轻,且主要分布于下肢及腰骶部 。此外,在病程中迟早可发生胸水 。有时出现奇脉 。心排血量减少使动脉收缩压降低,静脉淤血,反射性引起周围小动脉痉挛使舒张压升高 , 因此脉压变小 。
诊断
炎和限制型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鉴别往往甚为困难 。
慢性心包炎外科治疗常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 而心肌病则预后不佳 。因此 , 个别鉴别实在困难的病例应进行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CT或MRI)检查 , 必要时作心内膜活检 。如影像学显示心包增厚,除非三项血流动力学检查全部符合限制性心肌?。?应考虑开胸探查;如心内膜活检显示心内膜心肌病变,则不必开胸探查;如心内膜活检显示心内膜心肌病变 , 则不必开胸探查 。此外尚需与肝硬、结核性腹膜炎及其他心脏病变引起的心血衰竭相鉴别 。
治疗
应及早施行心包剥离术 。病程过久,心肌常有萎缩和纤维变性 , 影响手术的效果 。因此,只要临床表现为心脏进行性受压 , 用单纯心包渗液不能解释,或在心包渗液吸收过程中心脏受压重征象越来越明显,或在进行心包腔注气术时发现壁层心包显著增厚,或磁共振显像显示心包增厚和缩窄 , 如心包感染已基本控制 , 就应及早争取手术 。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在结核活动已静止后考虑手术,以免过早手术造成结核的播散 。如结核尚未稳定,但心脏受压症状明显加剧时,可在积极抗结核治疗下进行手术 。手术中心包应尽量剥离,尤其两心室的心包必须彻底剥离 。因心脏长期受到束缚,心肌常有萎缩和纤维变性,所以手术后心脏负担不应立即过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静脉补液必须谨慎 , 否则会导致急性肺水肿 。由于萎缩的心肌恢复较慢 。因此手术成功的患者常在术后4~6月才逐渐出现疗效 。
手术前应改善患者一般情况,严格休息,低盐饮食,使用利尿剂或抽除胸水和腹水 , 必要时给以少量多次输血 。有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的患者可适应应用毛地黄类药物 。

勿让慢性心包炎“控制”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