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踢猫效应_踢猫效应缓解方法


什么是踢猫效应_踢猫效应缓解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什么是踢猫效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却是大多数不知道的人每天都在无意之中进行着,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踢猫效应和如何去预防和治疗这种心理疾病吧!
踢猫效应是什么?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 , 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
我们来看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着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
这一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踢猫效应”的景象每天上演 。
【什么是踢猫效应_踢猫效应缓解方法】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脆弱的极限,一点点不顺心的小事都会让人情绪一落千丈 。而且,抱怨也是一种传染病,你一旦抱怨,会把身边的人一起传染,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
这种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 , 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 , 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个受害者也许是“猫”,也许是每个人 。
在企业公司中,员工们老是抱怨“工资低、管理乱”,管理者们也经常抱怨说“老板不信任、不重视,下属不配合”,而老板却又抱怨说“员工素质差、效率低、干部没有责任心”等等,全是抱怨 。
这种现象在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中得到印证:超过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间,但同时,九成职场人对自己的抱怨行为感到厌恶 。于是,人们一边抱怨,一边厌恶着自己的抱怨 。
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职场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作为领导,不仅要避免对下属发牢骚,还要懂得倾听员工的抱怨声 。“经营之神”,松下电器公司前总经理松下幸之助有句口头禅:“让员工把不满讲出来 。”可大部分老板都不喜欢员工对企业有抱怨,但都欢迎员工提建议 。
其实,抱怨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建议,反映出员工的一种需求——他需要听众,而这些听众往往是他最信任的那部分人 。当你发现你的下属在抱怨时,你所需做的就是认真倾听 。只要你能让他在你面前抱怨,你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你已经获得了他的信任 。此后了解真实原因、平等沟通并果断处理也就水到渠成 。
抱怨当然会带来负面情绪与压力,美国柯达公司战略失误以致破产,但在管理方面,该公司曾专门设置帮助员工平抑抱怨与情绪的“幽默房”,装有各种笑话书及幽默内容光盘等的图书馆 , 布置有幽默大师卓别林和笑星克罗麦克斯剧照的大厅,以此缓解平复员工的抱怨 。
案例二:
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 。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 , 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 。
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 。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 。”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
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很具挑战性 。然而 , 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 , 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 。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 , 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 。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 。
有人提出了批评,我们就要接受批评,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若听不进批评,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错误 , 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 。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 , 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 。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 。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 , 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
“踢猫效应”成因及影响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管理者受到来自内外各个方面的影响时,往往会将负面情绪带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带来的后果就是造成日常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不仅阻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士气和凝聚力 。
管理者的负面情绪,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情绪低落,不愿沟通 。情绪低落的管理者 , 往往对工作缺乏热情、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在工作时毫无热情,与下级缺乏沟通导致下级难以领会其意图,致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
二是情绪烦躁,焦躁不安 。在这种情绪状态下管理者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在开展工作时颠三倒四,造成日常工作混乱无法正常进行 。这样情况往往会使下级自我效能感降低,在接受新任务时会产生紧张感 。
三是情绪激动,无法克制 。在情绪冲动状态下,往往会给下级带来强烈的情绪及工作压力,下级工作的自主性会大大降低,工作过程中面临沉重的心理负担 。
管理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管理者自身的原因 。首先,专家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 。所以,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欠佳时,就会影响到情绪 。其次 , 人际交往也会影响到情绪 。作为管理者,其人际交往范围较广 , 不仅要管理下属,也在接受上级的管理,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 。最后,管理者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也会影响到情绪 。作为管理者,需要有相应的工作能力来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自身能力水平无法胜任,就会产生不良情绪 。同时如果管理者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无法自我调整,也会产生负面情绪 。
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现代社会,管理者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晋升压力 , 管理者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长期的高消耗、高紧张状态,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
三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庭往往是困扰管理者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以及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等一些现实问题 ,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并带到工作中 。
糖尿病人更要防止踢猫效应
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坏情绪保持好情绪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 面对可气之事,不做“踢猫效应”的传递者 。
1、失控之前要冷静
糖友一定要记住,当你的情绪处于失控边缘时,只要稍微让自己冷静一下 , 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并用“尽管……但是……”来开导自己 。在处理事情之前 , 切记要先处理心情 。因为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防止情绪化 。“你今天踢猫了吗?”是被发泄对象的理性认知,导致发泄者生气的根源不是自己,只是别人无处发泄的出气筒,有效化解“出气筒”地位,不是上前争论 , 而是自我认知,及时冷静 。
2、心理暗示换位思考
人是一种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糖尿病人不防通过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在遇到事的时候一定要冷静 。而就在这转念一想的同时,也许就会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并会为对方寻找一个可能的理由,及时的和对方做一个换位思考,这时也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对不良情绪就适时的做了一个很好的疏导和化解,同时也就避免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
3、是病人不做病人
虽然糖尿病人是病人,需要别人照顾,但是绝不能成为别人迁就自己的理由,而作为糖尿病人应该拥有更为广阔的胸襟,能够更包容别人宽容别人,精神上不做病人,面对干戈能化玉帛,吃亏时不计较,成功时坦然,一切尽在掌握,一切又都无欲无争,不是超凡脱俗 , 不是看破红尘,只是一种心态平和的境界 。
踢猫效应的反向思考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快乐传递,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谐和睦的生活工作环境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者,传播好情绪并不意味着您总是要保持微笑,而更重要的是要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展示自然的乐观情绪,有时候加一点点幽默也会让紧张的氛围轻松起来 。这样,您不仅可以成功地赢得员工的厚爱,也可以把您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员工 。
现代生活,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多,手机短信也随之成为传递快乐的新载体,一个幽默笑话短信,从一个人传递给下一个人,拇指点击,阅后大笑几声则消解一天的压力 。并且,虚拟社会的虚拟符号同样成为传递快乐的新时尚,在各类网络聊天工具如QQ、MSN上,都有代表快乐的“表情”,在对话框里向朋友发送一个微笑或者哈哈大笑的表情,就能把好心情传递给身边的人 。
有人说,一个快乐,让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个快乐 。你把快乐分给别人,快乐便增值了 。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增加全社会快乐总量的过程,最后使得全社会快乐总量最大化 。一个微笑,一声“您好”,一次让座,都会给人带去快乐 。当然,要想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先得快乐 。如果你不快乐,传递给别人的会是快乐吗?所以,我们要防止“踢猫效应”的产生 , 防止不良情绪的污染 。
小编提醒各位亲们,凡事要沉着冷静 , 换位思考,不要踢猫了哦!

什么是踢猫效应_踢猫效应缓解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