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隐藏的蚂蚁“概念股”:为什么说乐信其实是mini版蚂蚁?( 二 )


这个行业的生态,既需要经营全量人群的蚂蚁,也一定需要经营细分人群的其他平台。
“mini”蚂蚁
我们尝试对这八家平台进行了分类。
其中,蚂蚁、京东数科和乐信,分别衍生于阿里、京东和分期乐,是典型的场景驱动型;微众银行、度小满、360金融分别背靠腾讯、百度、360,属于流量驱动型的平台;陆金所出自平安旗下,新网银行则是互联网银行的模式,本质上都是相对更传统的金融驱动型平台。
八家公司中,乐信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尽管创始团队有浓重的腾讯基因,但在实际股权和业务上,乐信是唯一一家没有背靠巨头集团的公司。有趣的是,如果去仔细研究和比对,你会发现它和蚂蚁有诸多相似之处。
简单的说,乐信很像是一个mini版的蚂蚁。
尽管蚂蚁已经从“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但从营收和利润结构上来看,微贷科技,也即助贷业务在蚂蚁的业务版图中仍然至关重要,这也是乐信当前财务贡献的核心。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蚂蚁微贷科技服务的收入达到285.86亿元,同比增长59%,在蚂蚁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达39.4%,是收入贡献比例最高的业务,也是唯一一个超过支付收入的业务。并且,蚂蚁近百分之70的利润来源也是微贷业务。
mini|隐藏的蚂蚁“概念股”:为什么说乐信其实是mini版蚂蚁?
文章插图
继续回溯的话,除了都倚重于助贷这项业务外,乐信和蚂蚁还有很多相似点。
在发展路径上,蚂蚁微贷最初依靠淘系电商发展起来,乐信最初则靠的是分期乐的消费场景;后来蚂蚁微贷开始通过为线下商户提供金融服务,寻求淘系外的独立流量,乐信则通过乐花卡、乐卡等创新业务向线下拓展。
在战略方向上,二者都在不断做更多横向延伸,包括消费者端和机构端。
在2B方面,蚂蚁和乐信都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都在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技术服务:蚂蚁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大数据,为机构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乐信则凭借场景分期以及技术手段,实际连接了零售和金融两大领域,从而将商业品牌、银行、消费金融等公司纳入到同一个消费金融生态圈。
在2C方面,蚂蚁的方向是以支付宝为核心拓展数字生活,乐信则在2019年开始发力新消费赛道,从金融到数字生活,和从金融到新消费,在未来的发展上两者也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最新数据来看,乐信的新消费发展势头十足,线下增长尤其迅猛。截至10月7日,乐信平台通过线上带动线下的模式,累计服务524万线下商户,同比增长112%,创造1.7亿个订单,同比增长173%;交易额401亿元,同比增长239%。
当然,与庞大的蚂蚁相比,乐信的体量目前显然不在同一个量级。但从要素禀赋还是发展路径,以及底层业务逻辑去看,乐信都毫无疑问像一个“小蚂蚁”。无论如何,都不该忽略掉这只隐藏的蚂蚁“概念股”。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