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长型产品的底层逻辑( 七 )


我们来梳理一下,文和友的增长战略五步曲:
1. 抓住单品风口,形成基础流量。
2. 管理客户认知,建立多个单品店的产品矩阵(不是1个品牌下的多个招牌菜)。
3. 数据驱动,找到了翻台率8.3的全新商业价值。
4.打造“老街”,成长为城市空间载体。
5.从长沙向外扩展,复制万达模式。
显然,文和友增长战略=需求导向型+流量驱动型+解决方案型+数据驱动型+认知驱动型。
增长战略案例2:拉面说
假如把时间推到2016年,方便面三年下滑了30%。有人说要做高端方便面,让你投100万,你敢投吗?我肯定不敢。因为逻辑上不能说服自己。
拉面说是怎么破局的?
第一步,大胆假设。
拉面说来源于三个90后小姑娘的大胆假设。
在中国有堂食的日式拉面,客流量很大,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不需要市场教育。比如在北京机场里面,味千拉面店,乌泱乌泱的人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了,翻台非常快。
为什么堂食的日本拉面不能搬到家里去吃呢?
论点有了,论据呢?我凭什么信你?
第二步,做品类区隔。品类是一定要区隔的,市场一定要区隔的。
假设一上来就卖胡椒牛肉面+重庆小面+日式豚骨面,有没有市场区隔?没有。
尽管拉面说后面要扩展产品线,但是在早期如果不做一个市场区隔不单点突破,是很难破局的。
所谓市场区隔就一句话,这个行业这个里面的人都往左,我一个人往右。
至于市场区隔,大多数商家都卖中式方便面,但是卖日本方便面也不止它一家,还有其他人卖的。只有它突围出来了。
第三步,做价值感知。它的价值怎么感知的?
它说我的面是半干生鲜面,我的肉是用宇航技术冷冻的,可以常温下保存的大块肉。一般方便面里面看不见肉,一小块一小块的,它为什么就是最大块的呢?
汤是32种食材,熬了12个小时的。这就是刀刀见血的客户认知管理与市场教育,我给你价值感知,3+1,最后的价值感是日式风格的包装。
第四步,做推广。我个人觉得,早期的拉面说的推广,效果最好的是在B站。虽然在微博的曝光量很大,但推广效果不如B站。
B站是一个不能做直接交易的地方,这就到下一步了。
第五步,有几个大的爆品承接。
在一个地方做完流量之后,如果没有爆品承接的话流量就太可惜了。
拉面说的增长就这么出来了。成功能不能复制我不知道,但有章法的跟没章法,就是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的本质区别。
我们也来梳理一下,拉面说增长战略五步曲:
1. 大胆假设:为什么没有高端在家吃的日本堂食方便面?
2. 品类区隔:主打日式高端。
3. 价值感知:所见即所得,3+1的客户认知管理。

【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